文苑撷英

纪鹏 散文——《故乡的水井》

作者: 纪鹏     时间: 2021-07-15     

故乡的水井

故乡犹如身体上的胎记,无论身在何处,离开多久,都无法将他彻底抹去。

——题记


连续两天的降雨,让炎热的夏季凉爽了不少,虽给人们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但对山峁上久旱的庄稼真是一场及时的浇灌,静静地听着窗外雨水不停地滴答声,滴滴答答的雨声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童年的故乡。

童年的我是在故乡黄土高坡上的一个小山村度过的,那里常年干旱缺水严重之时,一场及时的降雨不仅是庄稼灌溉的急需品,甚至是乡亲们生活中的“救命水”,所以每逢下雨就会把雨水引入提前打好的水窖里面,经过简单加工之后作为家里平时的生活用水,那种生活实在是苦,所以我对农村有关吃水的事情印象最为深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似水流年淡去了我多少回忆,却永远也模糊不了我对家乡水井的思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从村里到水井处,要经过一条陡峭的山坡,沿着一条羊肠小道顺坡而下,到了狭窄的沟底,沟里有一口泉眼,从那流出清清的山泉水抚育着全村的父老乡亲,村里人就以泉眼为中心,用土将泉水围起来,围成一个简陋的蓄水池,这,就成了全村人共同的水井。

那时候农村生产条件、交通条件相当落后,沿着陡峭的羊肠小道,人们只能担着两个水桶去井里担水,这样担水不仅劳累而且效率低下,后来村里人集体把羊肠小道想方设法重新扩宽修平,全村人经过十多天的努力,羊肠小道终于是“改头换面”,不仅可以用毛驴驮水,胆大的人家甚至用套着毛驴的架子车去井边拉水,但必须在大清早或者大中午驮水人流量小的时候。乡亲们驮水一般选择大清早,因为水井的泉水经过一晚上的囤积,水量充足,不用在井边因为水量不足而等待,耽误干农活的时间。所以每天清晨来来往往挑水的男男女女就络绎不绝,他们的落桶声、脚步声、欢笑声、哼唱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幸福和谐的交响曲,在空旷的沟壑里发出回音,荡漾于山谷之间,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吃水如此艰难,所以“节约用水”这个好习惯在那里是代代相传。洗脸水经常一盆水,一家人轮流着洗,一个洗完一个接着洗,洗脚绝不允许天天洗,三五天洗一次算奢侈了,有些老乡们在家从来不洗脚,只是在沟底干活时在水坝上洗一洗,洗澡更是不可能的事,说有人一辈子都没洗过澡在那个年代那种环境下绝不是笑话,是实实在在普遍存在的。洗锅水都是从来不浪费的,用来让家里喂养的牲畜饮用,所以那时候乡亲们家里来了客人经常都是宁给客人吃饭,都不舍得给喝水。直到物质充沛、用水方便的今天,有些乡亲们还是时时刻刻舍不得浪费一滴水,始终保持着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大力投资,开发西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保障民生。*首先就是对吃水困难的乡村,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由于家乡处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落后,乡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生活没有保障,是一个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贫困村,所以自来水项目工程建设首先就在我们那里进行实施,以改变祖祖辈辈吃水困难的过去。   

当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通过社员大会告诉相亲们时,大家无比激动,无比兴奋。小山村顿时沸腾起来,祖祖辈辈靠人挑驴驮的吃水方式即将告别,改变为像城里人一样,在家里就能接到自来水,是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们多么向往的好事啊!老一辈们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在这个小山村里将要变成现实了。村里的男女老少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孕育了几代人的水井边,开挖打凿更大更深的水池,然后在水井至村里最高的山上挖深壕,埋水管,用水泵将沟底的水抽在村里最高的一个山顶上,最后将水管安装在各家各户,利用重力将水引流到乡亲们的水缸处。

记得是刚秋收结束后开始施工建设,十月的天气秋去冬来、寒水渗骨,乡亲们每天从早到晚忙碌在施工现场,有的穿着雨鞋站在泥泞的水坑里,拿着铁锤、钢钎、镢头、铁锨等工具,在沟里坚硬的岩石上凿打,为了将蓄水池建的更大,硬靠人工用绳索和水桶,吊取池中的污水和碎石;有的负责将垒池子用的砖、石头、水泥等背在沟里和背向山顶处,妇女们变为硬铮铮的铁姑娘,有些相亲们的手脚冻裂了,衣服湿透了,但是人心还在沸腾,干劲是愈来愈足,快乐场面所散发的气息,暖和了身体,化解了疲劳。经过近2个月的艰苦奋战,自来水终于流进了各家各户的水缸里,乡亲们脸上露出了灿烂幸福的笑容。

当看到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老人们笑逐颜开,他们是真的不敢想象,有生之年还能用上自来水,小山村真的是大变样了;年轻人看到这自来水更是无比的激动,前人未能想到的事,在他们他们这一代人已经成为现实。既益于国家的扶贫*策和惠民工程,更是乡亲们两个多月的艰辛付出,换来这历史性的幸福成果和回报,小山村在那一瞬间,顿时变成了欢快的天堂。全村老少爷们共同的心愿,共同的呼唤,演绎出了一曲幸福的旋律,奏响在整个山村的角角落落。

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需求,村里年轻的劳动力背起行囊离开了这片深情的土地和孕育他们的水井,加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开始了住在城里的农村人和住在农村的城里人生活模式。勤劳的他们通过在城里的奋斗物质生活明显提高,回到村里曾经的放羊娃手上带上了金灿灿硕大的金戒指,曾经的丑小子学会了理发的手艺,回到村里打扮的愣是让人认不出谁家的娃。

近几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的*策,又有部分乡亲们回到了村里,村里虽然难以寻觅到曾经的绿树成荫、人声鼎沸、畅所欲言的场景,也呈现不出昔日的炊烟缭绕,鸡鸣狗叫,牛羊遍地,鸡鸣狗叫的生机盎然,但曾经那一孔孔破败残缺的窑洞被乡亲们重新修复,脚下荒废了多年的土地随着国家*策和主人的开垦,使用机械种上了经济农作物,那又清又纯的水井又默默无闻的继续抚育着村里一代又一代的村民,随着国家惠农好*策的实施,希望的那个小山村早日恢复曾经的喧闹,更希望那里的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

(陕焦公司  纪鹏)




上一篇:常诚 散文——《捉蝎记》 下一篇:孙文胜 散文——《奔跑的瓜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