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交锋

《道德经》与企业管理:汲取智慧,提升自我

作者: 杨少锋     时间: 2024-03-12     

在思创培训期间,陈晋老师带领我们重读《道德经》,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老子”那个无欲无求的世界。它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部涵盖生活、人性、自然、管理和宇宙真理的百科全书。

在建材行业面临市场经济下行、产品销售下滑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学习《道德经》来完善自我,提升管理能力,进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智慧,成为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无为而治:领导力的提升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原则在领导中有着深刻应用价值,这一理念强调了以柔性、自然、谦逊的方式来实现领导目标,而不是过度干预或控制。

当前,全国水泥建材市场总体呈现出 “需求恢复缓慢、库存维持高位、价格继续探底”的运行特征,导致水泥企业竞争激烈,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学会保持冷静,以不变应万变,科学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优化内部管理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碳,同时,推崇平衡,持续学习和反思,鼓励团队合作,接受不确定性,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

二、柔中带刚:决策的艺术

《道德经》提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即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后在攻击坚硬上,没有能胜过水的,所以水无物可替代。弱胜强,柔胜刚。圣人说:“能承担国家的屈辱,才配当国君,能担当国家的灾难,才能统治天下”。这使我意识到,真正的强者,不是对外索取,而是允许,接纳和接受。跟岁月处久了,生命中存留的是平静和感恩。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与其硬碰硬,不如用柔中带刚的态度去应对,这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懂得适应和变化。目前,陕西建材科技公司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均已进入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突破瓶颈,如何确保工期,如何控本增效,如何加快实现经济效益,这都要求我们不断寻找那“源头活水”,以柔克刚,最终找到最适合的道路。

三、自知者明,能力的提升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何为“明”?我认为通过外事外物反省自己,从而体察到生命本来面目的人,才算得上是有大智慧。将自己明了、看透,外物就在你眼前准确清晰的呈现,力量用在了自己身上,就不必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外物了。

面对如今行业的困境,我们要具备前瞻性的思维,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其实人这一生,最大的认知陷阱,就是自己。我们不是陷在别人的偏见里,就是落在自己的执着里,如同被蒙上眼睛的驴子,误以为走了很远的路,其实是绕着磨盘在打转。

以公司固废产业来说,利废新产品投放市场都有一个阵痛期,为了探索出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突出聚合服务和价格低成本功能,带动品牌价值的持续优化,确保实现固废新产品顺利进入目标市场,实现生产即上市、上市即销售的目标固然重要,但我们仍要在此基础上引进来,走出去,了解市场环境,分析利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四、致虚守静: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智慧

《道德经》中提到“致虚极,守静笃”,意味着要虚掉心中的执着,守静到很笃实,这样则可见天下万物生生灭灭,明白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法则。天下万物都像是看不完的纷纭复杂,最后都回到根部。生命来之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生命来之于道又回归道,这才是常道。

在当前建材行业市场环境下,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预判五年、十年后的发展,坚持长期的发展战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道德经》于我而言,是精神指导,更是心灵沉淀。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襟怀。我将紧紧围绕“八个聚焦”“六个是否”“三问三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增强“有第一就争,有排头就站”的争先意识,强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拿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坚决行动,坚定不移做好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为公司做大做强固废产业贡献力量。(思创2401届——杨少锋)

上一篇:春风将至,知行合璧 下一篇:以变革赢未来